各学院,
经个人申请,学院推荐,教务部初审,省外专业评估机构评审,现将前25名的项目排序结果公示如下:
排序 |
成果名称 |
负责人 |
1 |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安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
赵耀江 |
2 |
地方高校机械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构建与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
任家骏 |
3 |
多媒介多模态多维互动的大学外语课程新范式 |
段荣娟 |
4 |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
刘元珍 |
5 |
机械专业“卓越计划”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
王义亮 |
6 |
MOOC教学背景下的大学物理课程“112”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杨玲珍 |
7 |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 |
李鸿燕 |
8 |
地质类专业“新工科”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李彦荣 |
9 |
基于优秀文化传承工科院校传统体育健身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
张和平 |
10 |
地矿类专业岩石力学课综合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
冯国瑞 |
11 |
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
刘东霞 |
12 |
激发学术志趣培养创新人才:材料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 |
王晓敏 |
13 |
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改进的动力机制研究与实践 |
郝雪玲 |
14 |
“双一流”地方高校基于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
张建文 |
15 |
能源与动力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构建 |
马素霞 |
16 |
机械工程类本科生自主学习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
李文斌 |
17 |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二十年探索与实践 |
邢存恩 |
18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研究 |
李银香 |
19 |
新工科背景下面向“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的多位一体培养模式探索和践行 |
陈少平 |
20 |
基于工程实践的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应用 |
邢玉忠 |
21 |
信息化背景下工科专业基础化学课程“三三三”供给侧改革与实践 |
吴旭 |
22 |
机械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
庞新宇 |
23 |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与制药类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张朝峰 |
24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三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冀英俊 |
25 |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 |
桑胜波 |
可直接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的项目,包括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以及学校重要规划研究形成的本科教学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负责人 |
备注 |
1 |
国家虚拟仿真“金课”引领下产-学-研多维融合化工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
王俊文 |
国家虚拟仿真项目 |
2 |
注塑成型机电液控制系统及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
权龙 |
国家虚拟仿真项目 |
3 |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矿井提运排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与研究 |
寇子明 |
国家虚拟仿真项目 |
4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实践 |
王时英 |
国家精品课程 |
5 |
面向新工科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吴玉程 |
指令性课题 |
6 |
“五创+”创新创业理念下的本科人才培养实践 |
李明 |
指令性课题 |
公示期为2019年7月23日—7月25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提出书面意见提交教务部教学计划与项目管理科。
学校将根据省教育厅最终分配名额,推荐参加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定。如需提供省外专业评估机构的评审意见,请联系教学计划与项目管理科。(电话:0351-6010171)